一、OSI/RM与 TCP/IP体系结构
二、物理层主要功能与特性
建立并管理物理连接
提供了通信接口机械(外观结构)、电气(电气、电平)、功能和规程(实现特定功能的通信协议标准,如EIA/TIA、RS-232、RJ-45)特性
传输单位为比特(bit)
工作在物理层的设施包括传输介质(包括有线与无线介质)、集线器、中继器
三、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与特性
建立并管理数据链路层连接
在发送端,对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(帧封装),对发送的帧封装源/目的MAC地址(MAC地址寻址)
在接收端,对从物理层接收到的比特流进行组装成帧(成帧),对发送到网络层的帧接触封装(解封装)
数据帧传输差错控制和重发恢复、流量控制等功能
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为“帧”(Fram),主要设备有网卡、网桥、二层交换机:主要协议规范有以太网协议、帧中继(FR)、LAPB(链路访问过程平衡)、PPP、HDLC、PPPOE等
四、网络层主要的功能与特性
建立并管理网络间的连接
在发送端,将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段封装成数据包(包封装),对发送的包封装源/目的IP地址(IP寻址)
在接收端,对发送到传输层的包解除封装(解封装)
流量控制、拥塞控制、差错控制和服务质量控制等功能
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单元为“数据包”(或“分组”),网络层设备主要有三层交换机、路由器;主要协议规范有IP、IPX、ARP、RARP、ICMP等
五、传输层主要功能与特性
建立并管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连接
在发送端,对来自会话层的数据进行分段
在接收端,对发送到会话层的连续序号数据段进行重组
流量控制、差错控制和恢复等
传输层的传输数据单元为“数据段”,或者“数据报”,传输层功能主要是在主机上实现,目前还有一些交换机、网关设备也可以;主要的传输层协议规范有TCP、UDP和SPX等
六、会话层/表示层和应用层主要功能与特性
会话层:提供用户通信进程会话的建立、同步和管理等。也主要是主机提供支持,主要协议规范包括NetBIOS等
表示层:表示数据形式,完成对数据传输的转化,如格式化、加/解密、压缩/解压等。表示层也主要是主机提供支持,主要协议规范包括ASCII、ASN.1、JPEG、MPEG等
应用层:提供用户网络应用服务(如文件检索、文件传输、各种服务器功能)接口,启动用户应用通信进程等,应用层也主要是主机提供支持,也有一些交换机和网关设备声称可以工作在应用层,主要协议规范包括DNS、DHCP、Telnet、HTTP、POP、SMTP、SNMP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