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数字信号最大不失真传输速率
数字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有速率限制,超过这个限制最终得到的信号可能就会失真。“奈奎斯特准则”(简称“奈氏准则”)和“香农公式”这两个定律对此做出了分析
奈奎斯特第一准则
1924年,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奈奎斯特(Nyquist),经过多次试验证明,为了确保数字信号不失真传输,在理想低通信道(基带传输时)下,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:MaxRB=2W
MaxRB(最大码元传输速率)的单位为Raud(波特),W(信道带宽)的单位为赫兹(Hz)
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。若码元的传输速率超过了这一准则所给出的数值则将出现码间干扰,以至在接收端无法正确判定码元是1还是0
在理想带通矩形信道(频带传输时)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是具有相等值关系的,即每赫兹宽带的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每秒1个码元
MaxRB=1W
香农公式
香农公式描述了有限信道带宽、有随机热噪声信道(更接近真实环境)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、信噪比(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)之间的关系
Rmax=Bxlog2(1+S/N)
Rmax(最大传输速率)的单位为bps,B(信道带宽)的单位为Hz,S/N(信噪比)的单位为dB(分贝),可用10xlog10(S/N)公式来计算信噪比的分贝数
二、模拟信号最小不失真采样频率
模拟线号要在数字线路中传输时需要进行模/数转换,涉及到一个“采样频率”的问题
采样定理描述了两个过程:一是采样,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;二是信号重建,将离散信号还原成连续信号。连续信号在时间(或空间)上以某种方式变化着,而采样过程则是在时间(或空间)上,以t为单位时间间隔来测量连续信号的值
采样定理又分为“时域采样定理”(时间参数无限,频带参数有限时)和“频域采样定理”(时间参数有限,频带宽度变化时),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中主要用到“时域采样定理”
在采样定理的整个发展过程中,出现了多个采样定理,1928年由美国物理学家奈奎斯特提出的“奈奎斯特采样定理”,后来1933年由苏联工程师科捷利尼科夫提出了“科捷利尼科夫采样定理”,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提出了“香浓采样定理”,并得到了广泛的采用。
香浓采样公式:fs.max>=2fmax
fs.max为采样频率,fmax为信号最高频率
即当采样频率fs.max大于或等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ax的2倍时(fs.max>=2fmax),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的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,原来的连续信号才可以从采样样本中完全重建出来,否则采样信号后的频率将会混叠